您好,欢迎来到天津市湖北商会官方网站
磨砺宝剑锋,苦寒香自来——天津市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冯建中的创业人生
发布日期:2017-10-12     分享到:

初见冯建中,豪爽和锐气留给人深刻的印象,总有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你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忍着饥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也在拼命干活的人,这是一个曾经看不到光明的人,这是一个揣着安眠药走在人生边上的人。对于往事,冯建中深埋心底,在他看来,那些过去也不过是过去,即使幸苦和艰难溢出了他的生命,也不过是脚踏实地拼搏换来成就的必经之路。


自辍学从湖北省安陆市辛榨乡新渠村走出来,在牡丹江、沈阳等地打工闯荡8年,再到天津创业、扎根,他用他的双手,从普普通通的工地工人,到如今的建筑企业商人,前前后后三十年风云变幻,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改写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成就了一个人的成功。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6岁,对于现在而言,正值青春,上着高中,畅游年轻人的新世界中,可以说,大多的孩子也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但对于冯建中而言,这个永不磨灭的数字,着实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



毋庸置疑,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没多久,中国社会更加多元化,开放化,新旧观念在不断冲突中交锋。而80年代的中国农村,一般都离县城或者市里有几十上百公里的距离,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是外出打工?还是留在村里?对未知大千世界的无限遐想,影响着乡村青壮劳动力的人生抉择。



1987年,正上初三的冯建中,即使能够在当地最好的学校排名年级第一,即使他是家中老小,也无法摆脱家里的贫穷所带来的再也供不起他上学的命运。这是当时农村的一个常态,如果不早一些踏上社会,能面对的只有吃不起饭穿不暖衣的现实,知识不等于面包,只等于负担。


“家里供不起我了,不辍学打工,就要活活饿死了。”


冯建中平淡的话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心酸。背上行囊,远走他乡,16岁的他闯东北,打起了工,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东北的第一站是牡丹江,在中国雪城,冯建中在工地上找到了可以维持生计的第一份工作。生活的艰辛和性子的要强,促使着这个“新人 ”在工地上拼命地工作,他的汗水留在了沈阳、哈尔滨、黑河等地。



1992年,冯建中找到了人生中互相陪伴的另一半。90年代结婚的人,其婚房大多还是单位分房,有属于自己的风风光光的婚礼,有了属于自己的避风港湾。男方准备些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一些首饰,房子搞个简单装修,外加彩电、摩托车、影碟机这“三大件”,就算是豪华迎娶了。这些只存在冯建中的梦中,从未实现,更不要说摩托车,到结婚的时候也不过只有一辆自行车。



给不了妻子梦中的婚礼,给不了豪宅,这还不是最糟情况,那个时候只是结婚,也使两人负债累累。在东北辗转八年,可谓是饱经风霜 ,但他铭记着这般艰辛的滋味,唯有拼出去才能看到光明。1995年,作为最早做劳务的人,他带着曾经一起出来闯事业的30名兄弟,在黑河开始创业,建立其自己的施工队,从劳工到小老板,开启了事业的篇章。1997年,冯建中带着他的队伍,来到了天津,那个时候队伍已经壮大到一两百人。


作为最早一批从新渠村出来的人,他敢于拼,敢于博,敢于同命运作斗争,敢于做不一样的事情。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并不是十分明朗,这时冯建中有了转型的想法,他的眼光投射到了劳务的未来上,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转型,事业会土崩瓦解。从劳务到扩大劳务的转型经历一次大波动,公司亏本1000多万,家人、同行以及核心团队都劝说他放弃这次转型,几乎所有人眼里这只是无用功。


“只有我知道,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冯建中预感到开始会出现不理想的发展趋势,但只有熬过这段时期,公司才会有新的突破。2005年完成公司完成了转型,成功的在中国市场上存活下来,而之前的同行,也有些陆陆续续地失败了。


激烈的时代竞争中,天津赫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北核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津鄂两地开拓创新,遥相呼应。在天津部分经典工程为公司赢得了良好信誉,为天津的建设做出了贡献,诸如君利大厦、龙湾城、五一阳光、朝阳绿茵等;在湖北孝感荆门等地开发了南湖国际公馆等总建筑面积达十万多平米,综合实现年产值达两亿多元,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2013年,冯建中后又代领团队进军现代农业开发项目,初步建成100多亩的垫带农业示范基地,在湖北取得较强的辐射影响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93年对于冯建中来说,是这一辈子都没有预料到的一年。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快乐,在他看来,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这更是他拼命工作的源泉活水。然而,过于劳累的他,眼底血管破裂,两只眼睛都患上了眼疾。家里的支柱一下子倒下了,黑暗吞噬了冯建中,绝望、痛苦席卷了整个家庭。



1994年,冯建中开始到西安眼病研究所接受治疗,随后又到了北京中医院。对于一个农民工的家庭而言,治疗的医药费就是天价,家里人四处借钱为他治病,“砸锅卖铁”这个词甚至都不足以描写当时的情景。几度绝望的冯建中,面对着这么一幕,他不想拖累家人,每天揣着一百来颗安眠药,所有人都没有办法从他手里夺过来。


“当时就觉得,要是我再次睁开眼睛又是一片黑,那就把这安眠药吃了得了。”世人看来,这是过于偏激的做法,常人无法理解,但换个角度想想,谁能忍受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看不见,或许没有人。



冯建中死死拽着安眠药,没有大闹一场,绝望已经将他打败,他就这么平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看着每天陪伴他身边的妻子,也是已经到了神经快要崩溃的阶段,冯建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赶走妻子。他不想拖累这个好女人,不想耽误她的后半生。冯建中呵斥着她,这是他记忆中那次疾病里唯一一次无理取闹。妻子吓坏了,从没见过丈夫这般面孔。伤心欲绝的她走了,一个人就在这公路上走了25公里,带着撕心裂肺的痛,恨自己无能为力,痛丈夫心如死灰。和冯建中一样,她也一起走在了这人生边上。然而,爱是无畏的,结婚时的幸福,女儿出生的温馨,让她重新坚定,她愿意和他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妻子的归来,无疑给冯建中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昂贵的激光术让他的左眼又重见光明,但到了1994年年底,这个勉强生活的家庭再也支付不起继续治疗右眼的费用,现实的残酷让冯建中只能放弃治疗。直到现在,他的右眼始终未能痊愈。


已经支离破碎的生活,怎么才能改变,只能把铁炼成钢,却无法把铁烧为灰烬。“我就是想着,不成功便成仁。”冯建中为了家人,为了活下去,将自己的房子抵押了6万块钱,带着30个兄弟回到东北继续勇闯下去。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冯建中用着淡然的口吻诉说着这段过去,眼里不时闪烁泪光,这段记忆刻骨铭心,永生难忘。无法想象他是一个那会天天揣着安眠药走在人生边上的人,无法想象那一年他经历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就好比香料,搞得越碎,磨得越细,香得越浓烈。或许是的,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这世间万物的自然法则,才不会恐惧。这或许是老天给冯建中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但也正好经历了这场磨难,才有了现在的冯建中。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孝顺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这些都在冯建中的身上演绎得淋淋尽致。


冯建中初三辍学出来打工,事实上这应该发生在初二,魏育明、高六和李火元这三个同学,改写了这个句号的位置。对于冯建中而言,他们是一辈子的挚友、恩人。80年代的学校,一个学期的学费是二十几块钱,对于一个城市工人而言,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两百。二十几块钱的学费,对于冯建中一家而言,是巨资。冯建中是家中老小,哥哥姐姐们早已辍学,他是家里唯一一个还在继续读书的人,但就算这样,学费还是交不起。初二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已经到了极限,最终做了辍学打工的决定,他的心里是不舍的,是不甘心的,但也不得不对这现实投降。但魏育明、高六和李火元三人知道情况后,三个人凑齐了这二十几块钱的学费,送到了冯建中的家中,告诉他可以继续上学。这般雪中送炭,让冯建中心里百感交集。


“要是没有他们,我就不能读书了。虽然我辍学了,但这一年对我而言意义重大。”说起这件事情,冯建中流露出一丝感动,时隔多年,他仍然记着那时的场景。沉甸甸的二十几块钱交到他手里时,激动和感激让他说不出话来。那个年代家家都是顾得上自己顾不上别人,地少人多,庄家也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但三人能够说服家人,凑到这二十几块钱,是伟大的。虽然最终冯建中初三还是辍学了,但感恩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冯建中事业成功后,联合其他几位湖北商人创办了安陆市辛榨乡教育助学基金,资助贫困生,也算是圆了他的读书梦,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2003年,到了天津后,冯建中办起了公司。冯建中提到自己的老母亲,他告诉我们无论自己工作多忙,也会抽出时间陪在老人家身边,尽自己一切能力让老母亲过上最好的生活。而孝顺,也正是他们的企业理念。和其他企业不一样的地方是,对于员工的考察和筛选,第一个要求就是孝顺,他坚信一个人如果很孝顺,那么他对人做事也一定会尽心尽力。



事业一直蒸蒸日上,一有条件他立刻买了几十套房,给在患病时一直帮助他的家人和穷困潦倒时也跟着他的员工们。“我知道苦日子是什么滋味,受苦受难的时候他们都在,我过好了也要让他们过好。”没有要求,没有过多询问,他只是把一大串钥匙放到桌子上,任大家选择。简单,朴实,可能是他一辈子都携带的标签。随后,他也为他生活了16年的辛榨乡修通了公路,2003年还将此又翻修了一遍;2013年,他再次为乡亲们修建了市民广场。随后,冯建中投资1500多万,回到湖北创建了中实现代农业观光园,他秉着回归自然的理念,初步建成100多亩的垫带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知道,他一个人富起来要带动他的乡亲们也富起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佛家这句话道出了平凡世界的极致,告诉世人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由平凡到不平凡。如果他没有走出农村,就不会有后来的天津赫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北核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钟祥分公司;如果曾经没有患过眼疾,他就不会懂得重生的意义;如果当年不曾获得三位同学的帮助,就不会有后来热爱慈善事业的他。冯建中,从一个平凡的打工青年,他一直走在人生边上,饱尝了世间的艰难和苦楚,终究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


撰稿:微天津 付强 曹媛媛

摄影:支柱